母胎医学团队科技成果转化

2021-01-04

母胎医学团队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 来源:超声心动科 陈倬 发布时间:2021-01-04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占新生儿出生缺陷构成比超过40%,居新生儿出生缺陷之首, 46%的先天畸形婴儿死因是先天性心脏病。关口前移的综合防控模式和新技术,以产前及早明确诊断的二级预防为切入点,实现孕前阻断、产后早治的三级联动防控体系是降低致死性先心病出生率及先心病患儿死亡率最有效的模式。但我国先心病产前诊断漏、误诊率高,出口管理缺乏且诊疗水平非均质化严重。使得致死性先心病出生率高,新生儿死亡率高,错失手术良机致残率增高。

何怡华母胎医学团队创新性提出以二级预防为纽带的三级防治单病种管理新理念,依托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特色综合解决平台,联合出生救治及母胎医学、智能研发团队,历时十多年, 专注于搭建多学科会诊平台和网络体系,研发防治新技术,并将防治新技术植入三级防治不同节点,系统地解决了三级防治的瓶颈问题,大大降低了致死性畸形儿的无预期出生和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了因对预后良好的疾病认识不足而导致的过度引产。

团队的主要科技成果转化为以下方面:

一、率先提出先心病产前超声定量检查标准,首次创建基于中国胎儿心脏生长发育的定量诊断算法及评价体系 (Q-Score),较国际其他模型(Z-Score )诊断准确率提高20%,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杂志》( IF=6.827 )发表并得到国际认可。同时研发“胎儿医学计算器”软件,并获得国家版权局软著权。

二、开创性地建立胎儿心脏病智能筛查数据模型,发表到医工结合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IF=7.816),并研发智能筛查软件,将本中心专家诊断水平通过智能算法和产品下沉普及到基层,提高整体先天性心脏病平均筛查准确率。该筛查软件和技术,分别获得国家版权局软著权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三、首次建立基于结构异常、遗传背景和母体疾病信息的综合评价指标,将细化危险分层诊断参数和对应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参数数字化、知识计算化,根据逻辑关系研发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最大程度地推广预后咨询和搭建救治路径的理念和技术,完成及时救治,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了简单心脏病的过度引产。

(文/超声心动科 陈倬)